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精准把握诉讼时机
企业应当找准起诉的最佳契机:
当工程款被拖欠,且涉案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建工程出现拖欠甚至严重拖欠的状况时,就应当迅速、准确、果断地运用法律手段,避免陷入被动起诉的局面。
二、拖欠工程款起诉详细流程
1. 审慎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时,可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作为被告。选择的首要准则是确保被告具备 “支付能力” 。
2. 充分准备证据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且大多包含隐蔽工程,专业性极强,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一旦产生纠纷,业主方常常会以质量、工期等问题进行反索赔抗辩,这无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所以,在诉讼前务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资料,要站在被告和法官的视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做到 “知己知彼”,切不可盲目起诉。
3.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
自《合同法》以及 2002 年 6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 号(以下简称《批复》)实施以来,各地已有诸多判例表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因此,为实现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在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时,最好同时主张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4. 明确诉讼请求范围
通过对大量案件的分析发现,当事人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往往仅包含工程款和(或)利息,以及案件诉讼费,很少涉及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但在诉讼过程中,只要当事人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法院通常会支持上述损失和实际费用的诉求。承包方较少提出违约金、律师费等诉求,主要是因为在当下 “买方市场” 的环境下,承包方觉得发包方只要支付了工程款就已实属难得。然而,在建筑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承包方必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重视诉讼保全在诉讼中的关键作用
怎样确保诉讼胜诉后,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实现呢?关键的一步是要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那么,什么是诉讼保全呢?它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障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相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类强制性保护措施的统称。在诉讼实践中重视财产保全措施,其目的就是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从而真正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沦为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当事人因胜诉而应得的利益也将无法兑现 。
四、巧妙运用工程鉴定技巧,争取有利鉴定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提出鉴定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内。这就涉及到提出鉴定的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技巧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 若是招标中标的工程,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只要合同已明确约定价款一次性包死,就可视为工程造价已确定,一般无需再申请工程鉴定。
- 在争议发生前,双方已共同委托工程鉴定机构进行造价审价,或者一方委托的造价审价结果已得到另一方书面认可的,通常无需再次申请鉴定。
- 双方已就工程款达成协议,而发包方存在延迟付款情况的,可不申请鉴定。
- 可提前准备好工程款鉴定申请书,在庭前交换证据时,若发现发包方提出的工程款数额与自己核算的相差悬殊,就必须当庭提出鉴定申请;若数额相近,则可暂不提出。因为是否提出鉴定以及由谁先提出鉴定,不仅关系到鉴定费的预付问题,还会影响案件的诉讼时长。一方面,鉴定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另一方面,鉴定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从承包方实现债权的时间和利益角度考虑,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鉴定技巧。此外,一旦承包方提出鉴定申请,就必须积极、及时地准备并收集完整的证据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尤其是对己方有利、能够增加工程造价的双方签证资料,以及在履约过程中涉及工人工资上涨、材料价格波动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鉴定机构,以确保工程鉴定结果对己方有利。
南通市,简称 “通”,古称通州,别称静海、崇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东濒黄海,南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北与泰州、盐城接壤,是扬子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总面积 8001 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 72.9%,海域面积占 27.1%。截至 2023 年末,南通市常住人口 778.3 万人,下辖 3 个区、1 个县,代管 3 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崇川区。
南通地势平坦,海拔多在 5 米以下,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5.1℃ ,年平均降水量 1040 毫米 ,降水集中在夏季。境内河网密布,主要河流有长江、通吕运河、通扬运河等,长江流经南通市区及如皋、通州、海门等地,为南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南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五六千年前,南通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夏朝时,南通属扬州地域。春秋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等国。秦朝时,属东海郡。汉朝时,南通地区分属临淮郡、广陵郡。三国时期,属吴国。东晋时期,南通为海陵县地。唐朝时,属扬州。五代十国时期,南通为静海都镇,后周显德五年(958 年),建通州,始有 “通州” 之名。此后,通州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行政区划多有变化。1949 年 2 月,南通全境解放,析南通县城区、港闸等地置南通市,属苏北行政公署。1953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通市为省辖市。
在经济发展方面,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张謇先生在此创办了众多实业,推动了南通的经济发展。如今,南通已形成以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3 年,南通市地区生产总值 11817.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6%。近年来,南通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通交通便利,是长三角北翼的交通枢纽。苏通长江大桥、崇启大桥等跨江通道,将南通与苏南、上海紧密相连;沈海高速、沪陕高速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铁路方面,宁启铁路、盐通高铁等相继通车,南通至上海、南京等地的时间大幅缩短;南通兴东国际机场航线不断加密,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以及部分国际城市;内河航运发达,南通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南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狼山景区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军山组成,五峰屹立江边,山上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有 “江海第一山” 的美誉。水绘园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是江南名园之一,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具江南园林的精巧,又有田园风光的野趣。此外,南通还有张謇故里集张謇故居、文物陈列、遗存实业、遗存建筑等于一体,能让人深入了解张謇的生平与贡献;南通博物苑是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藏品丰富,展示了南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南通美食独具特色,南通文蛤肉质鲜美,被誉为 “天下第一鲜”;如皋董糖香甜酥脆,入口即化;南通缸爿外形独特,口感酥脆。
南通,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资源、发达的经济和便捷的交通,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奋勇前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